CRC(循环冗余校验)用于验证数据包的完整性,任何干扰或接收错误均可能导致帧功能失效。如前一节所述,协议中的许多细节由单个字段中的单个比特位控制。例如,若信道字段的比特位错置(如将信道56误标为64),接入点(AP)及其他站点将无法正确接收传输,进而引发大量重传。 重传率:802.11网络的“标尺” 重传率可视为802.11网络的“标尺”。正如通过汽车机油尺可评估油量与油质(尽管存在主观性),不同网络对重传率的容忍度差异显著: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:1432065
- 小型网络:20%的重传率可能不影响功能。
- 高密度网络(如体育场馆或会议中心):20%的重传率可能耗尽最后剩余的空口时间!
- CRC校验机制:通过数学算法验证帧完整性,错误帧将被丢弃并触发重传。
- 重传率的动态性:网络规模、密度及环境干扰均影响可接受的重传率范围。
- 基线建立:定期记录正常状态下的重传率,便于快速识别异常波动。
- CRC校验失败
- FCS(帧校验序列)不匹配
- 未收到ACK确认
- 远近问题(near-far problem)
- 干扰
- 冲突
- 数据网络:绝对上限应控制在<10-15%
- 语音网络:需严格限制在<1-2%
- 最低基本速率的影响:若最低基本速率设置过高,可能导致MCS(调制与编码方案)无法动态降低至适应传输距离,从而增加重传率。
- 单点测量的局限性:本例数据来自单一捕获点。建议同步多位置抓包并聚合分析以提高准确性。
- 本地捕获的误判:基于笔记本电脑的抓包工具检测到的CRC错误可能仅表示该帧并非目标接收方(实际接收方可能已正确处理)。
- 低错误率示例:0.095%的CRC错误率属于健康网络指标。
- 动态调整策略:需根据网络类型(数据/语音)和应用场景(高密度/低干扰)灵活制定重传容忍阈值。
- 全面诊断:高重传率需结合频谱分析、邻频干扰检测等多维度手段排查根源。
版权声明:本文标题:《CWAP-404》,第4章:802.11 MAC 帧(4.7,CRC错误帧与重传机制)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etaflare.com/biancheng/1743735646a2529958.html,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