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管理员组

文章数量:1437118

男性生育力危机!35人睾丸细胞图谱揭秘:30岁开始衰老,50岁断崖下降

  在生殖领域,睾丸衰老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。随着全球男性平均生育年龄的推迟,深入理解睾丸衰老的分子机制显得愈发关键。近期发表在《Nature Aging》上的一项重磅研究——Single-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the human testis across the reproductive lifespan,为我们揭开了男性睾丸跨生育期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,提供了关于睾丸衰老和生理的宝贵资源。

Single-cel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the human testis across the reproductive lifespan

  这篇文章通过对35名21至69岁男性的睾丸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,生成了包含214,369个单细胞转录组的数据集。研究利用机器学习分析,发现与生殖细胞相比,体细胞对衰老的反应更为显著。研究识别了两个阶段的衰老相关变化:第一个阶段出现在30多岁的受试者中,表现为基底膜厚度增加,提示衰老的准备状态;第二个阶段则在50多岁时出现,表现为Leydig细胞的类固醇代谢改变和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。此外,研究还揭示了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质量指数(BMI)对精子生成能力的影响,特别是在45岁之后。

研究方法与样本

  研究纳入了35名男性的睾丸样本。所有供体均有正常精子产生或有后代。利用10x Genomics Chromium平台进行单细胞RNA测序(scRNA-seq),分析了214,369个细胞,平均每个细胞检测到2,318个基因和6,265个独特分子标识符(UMIs)。通过无监督聚类和UMAP分析,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同年龄样本的批次效应,并将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重新聚类为14个亚群(图1)。

图1:人类睾丸的单细胞转录组

衰老时钟分析揭示体细胞的衰老预测能力

  利用机器学习模型(如XGBoost分类器),研究人员发现体细胞(尤其是内皮细胞、TPCs、巨噬细胞、间质细胞和伸长精子细胞)的基因表达谱能够准确预测年龄。这一发现强调了体细胞在睾丸衰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,并为开发基于睾丸细胞的生物衰老标志物提供了可能性(图2)。

衰老时钟分析显示,年龄预测中存在聚类特异性

体细胞对衰老的一致性和特异性反应

  通过对体细胞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,研究人员发现,随着年龄的增长,免疫反应相关基因在体细胞中普遍上调,而细胞特异性途径(如胰岛素反应、Notch信号通路、伤口愈合、凋亡过程和缺氧反应)相关基因则普遍下调。此外,TPCs在30多岁的个体中表现出显著的衰老相关变化,包括细胞外基质(ECM)和胶原蛋白I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下降,以及氧化应激反应基因的表达降低。

图3:TPCs 在 30 多岁的供体中表现出快速和即时的 ECM 和 Notch 信号传导反应。

单倍体生殖细胞的衰老变化

  尽管精子生成在所有年龄组中都能观察到,但某些样本显示出精子细胞数量减少。研究发现,未分化精原细胞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下降,尤其是在50多岁的个体中。此外,圆形和伸长精子细胞在40至50岁个体中表现出显著的转录组变化,表明单倍体生殖细胞对衰老的反应逐渐累积并加剧(图4)。

图4:精原细胞与单倍体生殖细胞的衰老分析

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

  本研究通过绘制跨越男性生殖生命周期的睾丸单细胞转录组图谱,揭示了睾丸衰老的分子基础及其与BMI的复杂关系。研究结果不仅增进了我们对男性生殖衰老的理解,还为开发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科学依据。未来,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一图谱进一步探索如何延缓睾丸衰老进程、改善男性生育力,并为男性生殖健康管理提供个性化建议。

互动福利:你对这篇单细胞转录组的研究有什么看法?留言区讨论,点赞的同学可私信领取原文PDF+代码包!

本文标签: 男性生育力危机!35人睾丸细胞图谱揭秘30岁开始衰老,50岁断崖下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