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:1440161
ADMX3652 卡片六位表软硬件设计
我不是专业搞这个的(防骂保命符),不过硬件架构就是这样,起因是ARMBBS里面看到一个大佬发了张图,给我激动坏了。 半夜还发了-ADMX3652 六位半万用表内部
思来想去,感觉要把这份激动留在纸上(如果文章里面有错误的分析,或者更好的器件,评论区见!)
ADMX3652-便携六位半电压表-可以先复习一下。
六位半到底意味着什么?
显示范围:±1999999(6½ 位)
分辨率可达:100 nV ~ 200 nV,取决于档位和 NPLC 设置
适合测量微小直流信号,同时还能保持高线性度和低漂移
主要是这个长期稳定性比较好
具有超高阻抗,直接连接高阻传感器
小体积不好保持,技术真的牛逼
噪声性能(RMS)
在数据同步、批量采样、自动测试系统中非常常见
在很多情况下你不希望仪器一直测一直测,而是要:
这个是触发的引脚功能
多个 ADMX3652 模块同时测量,想让它们在“完全一样的时间点”开始采样:
- 用外部 MCU(或按键)输出一个上升沿脉冲;
- 连接到每个模块的
CTRL
脚; - 设置
TRIG:SOUR EXT
; - 所有模块将在收到这一个脉冲后同时采样一次,保证时间同步。
高端的都使用FT
后面确实是这样的
只能测量电压
ADC 集成高精度薄膜电阻网络,通过不同增益配置实现 ±0.2 V / ±2 V / ±20 V 三种电压测量范围;
使用 Auto-Zero 自动归零 消除漂移;
高 共模抑制比 CMRR(100 dB) 和 差模抑制比 NMRR(90 dB)。
内部使用 精密ADC驱动器 + 精密电阻网络,通过切换不同增益通道匹配不同输入电压范围。所有元件出厂已校准,确保长期精度和温度稳定性。
对的,没有错!电阻也要准确(随便找到,反正就是把大电压压缩了范围)
小电桥,可以看到电阻是有误差的
精密系统是要校准的,下面就是几个方法,文档里面的方法:
自动零点校准(Auto Zero):用于消除系统/ADC 偏置误差,通常通过模拟开关将输入短接地,测得偏移后再补偿。
满量程校准(Full-Scale Calibration)“”使用 ±满量程输入(如±0.2V)来微调 ADC 增益匹配度,校准值存入 EEPROM/Flash,用于后续精度修正。
使用的是三点校准法:
三点校准法就是通过三个已知输入电压值(常选为负满量程、0、正满量程), 来校准系统的 零点偏移(Offset) 和 增益误差(Gain Error)。
这样
图示一下
目前看这个构架是这样的,因为社区里面的图只有一张,所以比较难过,我在视频里面看到一个:
可以看到下面有很多器件,这个就看不到了
这个就是PPT里面的一部分
我推测,这个白色的贴纸可能是隔离,ADI罕见的磨了丝印,可能怕抄?其实仪器仪表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。
输入前端保护与缓冲:高阻抗输入(20 GΩ @ ±20V),带过压保护(可能用 TVS/限压管 + 模拟开关断开)。好像是扛住70V
- SMA/香蕉座接口 → EMI 抑制+TVS → ADA4522-2(高阻抗前端)
- 多通道通过 ADG732/ADG52xx 多路复用
这么高的阻抗一定是运放搞出来的
在应用里面就明说
自动校准切换逻辑
- ADG5234 控制短接至 GND 实现 Auto Zero
- 另一路用于通道增益切换(实现 ±0.2/2/20V)
专有产品
多路切换
精密ADC部分:
- AD7177-2 作为核心采样器,支持:
- 内部滤波(NPLC实现)
- 多通道差分输入
- 校准偏移/增益系数设置
在超低速下可以到24.6bit
这样看
因为数据不大,SPI就可以
把微小、低频的模拟电压 → 变成高精度、低噪声的数字数据,支持带宽不高但精度极高的测量任务。
例如 0.1 μV 的变化都能被识别!
肯定不免的加入滤波器
- 内部 2.5V 精密参考电压源
- 初始精度:±0.12%
- 温漂:±2 ppm/°C(典型值)
本来我是想着LHA的其它32位型号的,没想到直接大哥给出了P2P的型号。
哟西
不高兴捏,一模一样的
有细微的不同
还是有不同的
AD7177-2 稳定可靠,适合极限精度测量;LHA5657-2 是一颗在功能和性能上几乎对标 AD7177 的国产芯片,更适合成本受控或国产化替代场景。也就是说设计国产的对应仪器有器件支持。
89元
还有经典的参考,LM399 是一种带温度稳定器的高精度 Zener 基准电压源。
外面是壳子
更稳定、更低噪声的“埋层齐纳二极管”作为电压基准源;
恒温加热至 90°C,避免环境温度影响;使得电压输出在 0°C~70°C 温度范围内仍非常稳定。
在系统中:提供一个稳定的基准电压(VREF)供高精度 ADC 使用 保证 ADC 的量程与增益不随时间或温度漂移,确保长期测量稳定性。
比自带的基准温漂少一个量级
LTC3439 负责将 5V 电源转换为 ±5V 等内部工作电压:
电源我不懂
最后总结一下器件,很牛逼
在低电流测试中,必须考虑噪声对读数的影响。
常见的噪声源包括:
- 静电耦合:静电场的干扰
- 振动/变形:物理运动效应
- 漂移电流:电流读数的逐渐变化
- 交流电源干扰:最主要的干扰源
NPLC(Number of Power Line Cycles)是一种以“电源线周期”为单位的 积分采样时间设置。
NPLC(电力线周期)表示采样电源的周期倍数,其中 N 表示倍增系数。为了减少交流电源干扰,测量通常使用交流电周期的整数倍,以便各种干扰在一个周期内相互抵消。
NPLC定义:代表信号采样持续时间(积分时间)的电源线周期数
测量影响: NPLC 的整数倍可产生最精确的测量结果,但受电力线频率的限制(1 PLC = 60Hz 时 60 个读数/秒,或 50Hz 时 50 个读数/秒)
一般是这两个,但是我也没有摸过源表的设置
一种基于积分原理的抗干扰采样策略,本质目的是:
用 ADC 的采样积分窗口覆盖一个或多个完整的电源周期,让电源频率干扰积分为零,从而大大抑制 50Hz/60Hz 工频干扰对精密测量的影响。
NPLC 是控制积分时间的单位,设置越大,精度越高,但采样速度越低,主要用于抑制电源干扰,提高微小直流信号测量的稳定性。
举个例子吧!
这 20 次采样分布在一个完整的“嗡嗡震荡”中(50Hz 工频干扰),所以正负干扰互相抵消,最终读数更纯净。
因为之前没有看到这个拆解图,我自己做了一些可能的器件的工作,也放了。
ADA4625-1:超低噪声、低偏置、精密 JFET 输入放大器
ADA4522-1/2:低偏移电压、零漂移、轨到轨输入输出
ADA4096-2:内建输入保护的精密放大器(带 ±40V 保护)
AD8250/AD8253:高速、低噪声的可编程增益仪表放大器(PGA)
ADG series(开关/多路复用器):如 ADG704/ADG734 实现增益电阻切换
ADA4945-1:高精度、低失真差分ADC驱动器
ADA4940-1:适合低压供电的高性能驱动器
AD7177-2:24 位、低噪声、双通道、最大 10 kSPS,支持 ±10V 输入范围
AD7124-4/AD7124-8:超高分辨率、多通道精密 ADC,集成 PGA 与滤波器
AD7768-1(可能性较低,因该芯片面向更高采样率)
ADuCM4050 或类似 Cortex-M 系列微控制器(ADI自有MCU)
FTDI FT232RL:用于 UART → USB 转换(确认出现在 GUI 驱动中)
ADP7142/ADP7118:超低噪声 LDO,适合给模拟部分供电
开关电源 + LDO 组合进行数字/模拟电源隔离
没了,有谁买了这个啊?有机会给我摸摸!!!
代码语言:javascript代码运行次数:0运行复制# 重新导入库并生成图像
import matplotlib.pyplot as plt
import numpy as np
# 时间轴
t = np.linspace(0, 60e-3, 1000) # 0 ~ 60 ms
# 工频干扰信号(50Hz)
f = 50 # Hz
power_line_noise = np.sin(2 * np.pi * f * t)
# 三种积分窗口(NPLC = 0.1, 1)
nplc_0_1_start, nplc_0_1_end = 10e-3, 12e-3 # 2ms window
nplc_1_start, nplc_1_end = 20e-3, 40e-3 # 20ms window
fig, ax = plt.subplots(figsize=(10, 4))
ax.plot(t * 1000, power_line_noise, label='工频干扰信号 (50Hz)', color='gray')
# 填充积分区域
ax.axvspan(nplc_0_1_start * 1000, nplc_0_1_end * 1000, color='red', alpha=0.3, label='NPLC = 0.1(短)')
ax.axvspan(nplc_1_start * 1000, nplc_1_end * 1000, color='blue', alpha=0.3, label='NPLC = 1(完整周期)')
ax.set_title("积分时间窗口 VS 工频干扰信号(50Hz)")
ax.set_xlabel("时间(ms)")
ax.set_ylabel("干扰电压(V)")
ax.grid(True)
ax.legend(loc='upper right')
plt.tight_layout()
plt_path = "/mnt/data/NPLC_vs_PowerLineNoise.png"
plt.savefig(plt_path)
plt_path
中文没加设置,感兴趣的可以绘制,这是“积分窗口 VS 工频干扰”的可视化图示 。
本文标签: ADMX3652 卡片六位表软硬件设计
版权声明:本文标题:ADMX3652 卡片六位表软硬件设计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etaflare.com/biancheng/1747713043a2748285.html,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