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管理员组文章数量:1440489
OFC 2025:薄膜铌酸锂的产业化讨论
该论坛围绕薄膜铌酸锂(TFLN)技术在光通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展开,来自Ciena、新易盛、富士通、光库、AFR的代表分别从客户需求、技术研发、产品商业化等角度进行阐述,并在最后进行了问答环节,探讨了TFLN技术的现状、挑战与未来前景。
1. Ciena
◆ 调制器技术历程
Ciena长期致力于相干调制解调器研发,早期(2009年前)采用体材料铌酸锂调制器,后逐步引入InP和硅光子调制器。
◆ 现有调制器问题
当前相干调制器存在光学损耗大(包括插入损耗和调制损耗,受RF电压驱动能力及带宽限制)、成本高(常为调制解调器中最昂贵组件)、供应难以满足容量增长需求等问题。
◆ 薄膜铌酸锂的优势与应用机会
薄膜铌酸锂有望降低整体损耗5 - 10 dB,具有宽光学带宽(可覆盖C波段甚至更宽)、良好信号完整性(涉及消光比、串扰、啁啾等参数)等优势。
在应用方面,可用于200 Gbaud modem,通过替换现有相干驱动调制器组件,增强供应链、降低成本和保障供应安全;也适用于1.6 Tbps相干可插拔光模块,如2×800g LR的Osfp形式以及未来1.6 t单载波标准场景。目前已测试部分供应商的Cdm,带宽表现出色,但在与现有技术性能匹配上仍需改进。
2. Eoptolink
◆ 项目启动背景
2020年因客户分享《Nature》杂志上的论文,对薄膜铌酸锂产生兴趣,当时公司开发800G收发器,关注降低功耗,而薄膜铌酸锂的低驱动电压和低插入损耗特性契合需求。
◆ 项目成果
2020年与Arista、Eoptolink、Hyperlight合作开展项目,目标是开发800 G DR8模块。2022年在OFC展示首个基于薄膜铌酸锂的800 G DR8收发器(13.5W),验证了产品可行性、制造工艺、调制器高带宽和低插入损耗。当前展示了1.6 T收发器(同样基于薄膜铌酸锂,功耗25W),并对200 g/λ模块进行测试,差分驱动略优于单端驱动(TDECQ较低),技术已相对成熟。
◆ 市场接受情况
在800G IMDD收发器市场,薄膜铌酸锂虽已推出,但因技术新、需市场教育、供应链成熟度等问题未被广泛采用。在1.6 T市场,硅光子学可满足带宽需求,而薄膜铌酸锂技术已确立,供应链成熟且有可靠性数据,客户开始对其感兴趣并进行测试,预计将从1.6 T市场小份额应用起步,逐步向3.2 T发展,类似特斯拉高端汽车的市场切入路径。
3. Furukawa Fiber Optical Components
◆ TFLN技术发展
为应对市场对更小、集成驱动调制器的需求,开发TFLN调制器。展示的相干驱动调制器(CDM)尺寸减少超60%且实现驱动集成,其插入损耗和响应性能可支持130或140 GB,并已确认相干调制功能。
◆ 新组装技术与产品应用
建立TFLN PIC on PCB组装技术,通过直接在PCB上COB TFLN pic,可消除FPC或BGA、陶瓷或不锈钢气密封装,无需tec,实现高带宽操作、高集成度、低成本和低功耗,该技术可实现收发器内的板载光学。
已将此技术应用于800g CFP2 DCO收发器,产品已开始量产发货,适用于1000公里以上的城域和长途网络,与现有400g Cfp2 DCO完全兼容。
◆ 未来展望
将PIC on PCB视为第一步,未来展望异构集成技术,通过与硅光子学的异构集成,可实现与多种无源组件(如ssc、psr和pbc、90度光hybrid、mPD和Rf pd)的集成,认为该技术对下一代1.6 T zr及zr+产品有前景,目前正在测量发射和接收集成pic,预计今年展示结果。
4. AFR
◆ TFLN技术优势与应用机会
TFLN具有高带宽、低驱动电压、低插入损耗优势。在数据中心、AI集群、Hpc、相干通信(如Cdm、Cosa)、RoF(凭借材料高线性,可用于5G、6G信号传输至塔顶及天线扩展应用)等领域有应用潜力,在Lidar和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也有人研究。
公司推出了PAM 4(100g和400g per channel两代产品)、相干(96 Gbaud Cdm和130 Gbaud Cdm两代产品)、模拟RoF(可将RF信号带宽提升至70 GHz及以上)三类产品。
◆ 商业化挑战与应对策略
面临材料质量和均匀性(影响大规模生产时的测试和筛选成本)、集成与封装(需与其他材料集成以获取激光器和接收器)、成本效益(制造良率需满足大规模生产,期望达到与体材料制造类似的98%良率)、生产规模扩大和自动化(自动化设备需定制)等挑战。
应对策略包括改进性能和功能集成(应用导向设计,平衡不同应用的参数)、与DSP和DRV协同设计、进行混合集成(实现激光器和接收器同片集成,开发独特器件如comb lasers、微环调制器以减小尺寸)以及加强行业合作,推动技术成熟和应用拓展。
5. Hyperlight公司
◆ 技术优势与成果
薄膜铌酸锂适用于高波特率应用,公司展示的DR8调制器设计用于低电压摆幅,可直接由Dsp驱动,有版本带宽达140 GHz(3 dB),DR8支持单激光器1分8工作。
与McGill University、Ciena合作实验,实现450 Gbps传输速率,验证了技术性能。
建立了TFLN Chiplet平台,拥有6英寸和8英寸生产线,6英寸生产线已全面合格运行,8英寸生产线处于试点阶段,通过多供应商、地理多样性保障供应链稳定,确保技术可靠性和高性能,满足系统集成需求。
◆ 未来展望
虽技术已为高波特率应用做好准备,但仍需深化供应链合作、扩大设计工作,推动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。
6. 问答环节
◆ 技术挑战与认知
专家们认为主要挑战包括消除对薄膜铌酸锂在尺寸、可制造性、可靠性等方面的误解,开发更多铌酸锂的晶圆厂,获得终端客户对技术的认可,以及把握好技术推广的时机。 ◆ 微转印与异质键合
认为两种技术在不同阶段都有应用可能,微转移印刷从成本和大规模生产时间角度看是异构集成的理想技术,但初期大规模生产可先采用晶圆键合这种稳健技术,未来再考虑微转移印刷或芯片键合降低成本。
◆ 单端与差分驱动
目前DR8芯片有单端和差分版本,相干芯片多为单端,都未出现串扰问题。从降低功耗、直接由CMOS驱动角度,差分驱动更具优势。
◆ 最大耐受功率
TFLN能承受较高功率,如测试测量设备中5瓦连续波功率通过时,调制器本身无问题,限制可能来自环氧树脂和边缘耦合器等。
◆ 尺寸问题与CPO
针对BTO与铌酸锂尺寸和集成度比较问题,认为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尺寸可做到很小,VπL值与硅光子学相似甚至更小,当前因低损耗和低电压需求设计尺寸稍大,但有很大缩小空间,可通过垂直堆叠实现高集成度,满足共封装光学需求。
◆ 市场时间预测
预计明年将出现基于400G IMDD的首个收发器模块,1.6 T市场薄膜铌酸锂开始获得部分市场份额,未来将逐步增长,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接受度提高,有望在光通信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。
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,分享自微信公众号。原始发表:2025-04-09,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@tencent 删除开发设计测试产品供应链本文标签: OFC 2025薄膜铌酸锂的产业化讨论
版权声明:本文标题:OFC 2025:薄膜铌酸锂的产业化讨论 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 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betaflare.com/biancheng/1747729863a2750725.html,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发表评论